数字经济时代,国产软件该如何选型?| 飞象网

来源于飞象网,作者易欢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促使企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在近两年疫情和国际环境刺激下,越来越严格的数智化和信创化一次次引爆国产化替代的相关话题。不论是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亟需具备国际化水平的软件设施来满足大国博弈和经济转型的需求。热浪之下,免不了大量企业为之摇旗呐喊,在此过程中,不论是ERP、CRM还是BI领域诸如用友、销售易、帆软等软件厂商在赶超国外巨头,实现国产软件价值替代方面频频加码发力,陆续抢占国际巨头蛋糕的同时,对整个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催化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本土软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但必须注意到的一个现实是,市场繁荣下自然免不了技术和产品的参差不齐,除了一些真正践行科技创新的企业外,也有不少凑热闹的企业在低效内卷。那么,中国软件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关键能力,如何确定选型标准,才能避免国产化成为一句空口号也成为我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一、软件国产化正当时数字经济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要求到2025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这意味着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国央企、产业链上下游的大企业以及具备转型能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将加入数字化赛道。从市场层面来看,在整个社会生产方式进一步向数字化靠拢的同时,软件作为企业实施数字化的势能底座也将无处不在,渗透到各行各业,在此背景下,支撑海量企业发展的基础软件将面临迭代升级甚至是重构,为国产软件带来了更大的增量空间。不仅如此,中国数字化的深入也让国外企业在中国本土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弊端,无法完美契合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国产软件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地客户需求、更加清楚并符合中国在数据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中国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产品和服务。当然,本土软件除了要满足国内数字需求之外,也必须要具备国际化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帮助国内的企业出海,以此抓住数字化及信创化的历史机遇,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从消费者层面来看,在从过去信息化到如今数字化的过程中,企业逐渐认识到除了企业内部的数字化以外,也高度关注企业外部即客户、消费者的连接,了解需求端的真实需求,以客户为中心去运营,通过更懂中国企业的本土化软件连接生产、制造、营销、销售、服务等环节,来提升用户的全生命周期价值。图片来源:摄图网更让我们坚定必须加快软件国产化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近期的俄乌之战已经波及贸易、金融、科技、生活等方方面面,不仅谷歌、苹果等多家欧美科技巨头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服务,Salesforce、IBM、微软、思科等IT领域的巨头也先后宣布断供,美国的制裁之手已经开始越伸越广,这给各国以警醒,大国博弈除了硬件外,在软件方面也必须加强自主创新,不能假手他人。如果说俄乌事件我们还是局外人,那前几年发生的华为、中兴事件实际上早已把中国推入科技战中。2019年5月,美国将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其所谓的“实体清单”,并表示今后没有美国政府的批准,华为将无法向美国企业购买元器件。2020年6月,美国宣布对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实施制裁,禁止两所高校使用美国 [...]

2022-07-04T10:57:05+00:002022,7月 4th|分类:媒体报道|标签:, , , , |

国产软件正当时,从追赶到超越后劲足 | 大数网

本文来源:大数网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作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正当其时。近年来,中国软件业务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5.5%。一、天时地利人和,造就软件产业的最好时代其实,业界对于中国软件产业的印象是基础软件被卡脖子,但是应用软件百花齐放。不过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强势发展,我们正在迎来对于软件厂商而言的一个最好的时代。在笔者看来,当下中国软件产业的“繁荣”源动力来自于“天时地利人和”,也就是产业环境、市场变革和企业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为中国融入全球市场创造了条件,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带动了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启蒙了中国企业,我们有了追赶的目标,这也许就是榜样的力量。虽然国外软件企业一直在引领产业发展,但是伴随国内软件产业生态的成熟,特别是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发展,让技术下沉和更加民主化,信息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渗透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移动化与社交化,让中国企业没有所谓的历史包袱,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加油干。在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变革下,中国软件业开始了产品、服务、商业的“超车”之旅,新应用、新场景、新模式,蓬勃的创新之风席卷中国大地。由销售易研究院与T研究院联合出品的《CRM国产化替代选型指南》白皮书指出,本土软件企业的优势在于:产品创新迭代快、应用体验贴近互联网、服务响应更迅速、服务特色本土化、接地气。无论是帮助企业集成中国特色的应用场景、满足企业用户的移动化和个性化需求,还是帮助企业控制风险性和降低成本,本土软件品牌都将“中国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CRM国产化替代选型指南》免费下载二、从追赶到超越,CRM成为软件产业的急先锋在发展过程中,中国软件的某些领域已经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比如CRM。在数字经济时代,以客户为中心成为必然选择。而企业借助CRM可以实现客户运营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洞察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客户提供最匹配的产品与服务。图片来源:摄图网对于国内市场,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更需要降本增效,CRM是刚性需求。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CRM的重要性,这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市场发展空间。谈起CRM,业界都以Salesforce为标杆。不过国内CRM厂商基于移动和社交的互联网环境,产生了非常多新玩法。比如国产CRM更加注重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平台化、一体化、敏捷化、协同化、出海导向等。应该说国产CRM在产品形态、技术创新、场景化等当面亮点突出,例如SaaS与PaaS融合发展、AI与BI一体化等。这样,国产CRM在服务定制化和应用体验等方面更加本土化和接地气,赢得了国内企业的信赖。在经历十多年的学习和摸索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CRM企业对于国内市场有了更深的认知,并立足本土创新,展开了很多丰富的实践。销售易CRM专业销售管理软件-CRM系统免费试用三、时势造英雄,销售易的CRM创新之路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企业,只有与时代合拍才能基业长青。2011年7月,史彦泽创立了仁科互动,开始打造移动化CRM产品——销售易,其成为国内CRM市场的风向标,让CRM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展。销售易用新型互联网技术赋能传统CRM,通过将社交、移动等技术完美地应用到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中,让传统CRM突破企业内网边界,直接连接合作伙伴、客户甚至产品,从而将企业同客户互动的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帮助企业转型为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运营组织,实现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基于此,销售易连续五年入选Gartner [...]

2022-06-09T03:40:07+00:002022,6月 9th|分类:媒体报道|标签:, , , |

销售易CRM:企业在使用CRM系统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发生哪些错误呢?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CRM系统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的,CRM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渐渐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CRM系统的不断迭代更新,也让更多的企业和用户参与了进来。但是不同CRM系统的功能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企业让CRM系统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个强大的工具,而有的企业却让CRM系统变成了浪费时间和资金的墓地。https://www.xiaoshouyi.com/register-20220309 [...]

2022-06-08T10:39:10+00:002022,6月 8th|分类:行业资讯|标签:, , , |

《CRM国产化替代选型指南》白皮书正式发布,快来免费下载吧!

5月31日,销售易研究院依托国内企业级CRM开创者销售易,联合行业权威研究机构T研究行业首发《CRM国产化替代选型指南》白皮书,基于对国内20+行业的深入调研、销售易10年累积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以及T研究12年SaaS行业专业观察解读,一次性展现国产CRM选型全貌。借国内外世界500强企业使用国产CRM品牌替代的真实案例,全方位、多角度探究国内CRM行业发展态势和国产CRM品牌选型标准。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转型日益受到企业的关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打造数字化的运营体系,是在未来竞争中致胜的关键。数字经济的背后实质是以客户为中心,企业需要从过往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转变为精耕细作化管理方式;从原来对产品的关注,逐渐聚焦为对客户的研究,通过更加理解客户、研究客户,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组织,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策略的落地。在这样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CRM作为连接企业与客户的主力军,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软件支撑,且SaaS [...]

2022-08-04T10:00:35+00:002022,5月 31st|分类:行业洞察|标签:, , , , |

从追赶到超越,看国产软件的崛起之路 | 今日头条

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 沐熵观察曾几何时,一提到软件服务,似乎是国际品牌的专属。微软、SAP、Oracle、Salesforce等知名企业似乎在各个软件领域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也是过去某一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选择。然而到了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另外一番场景。受国际环境影响,逆全球化发展思潮的兴起,“科技有国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土信息技术服务商迎难而上,逐步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国产替代新征程。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背后,是本土软件厂商对产品力的不断打磨,对全周期服务的极致追求。可以说,在信息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今天,国内软件服务商没有辜负期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凭借硬核实力逐步崛起了!一、国产化选择势在必行近些年全球动荡环境,让我们愈发意识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其中软件产业作为数字信息时代的重要技术支撑,更是我国突破“卡脖子”限制的必争高地。软件产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能有多重要?以近期发生的俄乌冲突为例,几乎全球的科技巨头都相继加入了对俄罗斯制裁的队伍:谷歌、You [...]

2022-06-02T08:13:39+00:002022,5月 19th|分类:媒体报道|标签:, , , , |

中国品牌日:顶流销售易精耕细作,中国CRM品牌向上生长

提到星巴克,你的脑海里最先想到什么?绿色、美人鱼、小资、商务还是苹果MAC电脑?看到三件T恤,印着的logo分别为LV、Nike和没有标识,你的第一反应我猜应该分别是:5000-10000元、200-500元和100-200元。确实,之所以我们看到不同商品会有如此迥异的反应,则是主要来源于我们对不同品牌的认知。品牌其实是通过一连串联想的组合,在人脑中形成的一组抽象认知,而这些联想,则是源于过往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所有触点,其中包括设计、氛围、包装、价格、广告、互动等等。对于企业来说,其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在塑造品牌。一、国产品牌、国产科技品牌,正在从幕后走到台前时下,伴随着国潮风席卷年轻一代,国产品牌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逐渐走高。在中国市场中甚至可以看到,华为、小米正在取代苹果;李宁、安踏开始撼动耐克、阿迪达斯在国民心中的地位。在此前发布的《2020中国企业品牌发展调研报告》中显示,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综合感知变强,近80%的被调研者认为中国品牌的影响力正在呈上升趋势。针对于此,我们也可以从不同榜单中得到印证。资料显示,2005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中,我国只有4个品牌入选;2020年,该数字已飙升至43个品牌成功上榜。最近,在英国相关机构发布的“2022年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榜单”中,中国有26个品牌上榜,仅次于美国之后,甚至其中还有4个本土科技品牌跻身全球前十。中国品牌无论从本土市场还是全球的竞争各种中,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图片来源:摄图网品牌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名片,更是国家崛起的象征。不可否认,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我国的科技实力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从以前的“中国制造”到现如今的“中国智造”,本土科技品牌开始在全球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开始从过往默默钻研技术的幕后,走到了如今影响全球技术发展的台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根据2012年到2019年的Brand [...]

2022-05-10T10:06:39+00:002022,5月 10th|分类:CRM干货, 前沿易起说|标签:, , |

加速价值释放,中国自主软件为产业数字化赋能新活力 | 飞象网

本文来源/飞象网文/路金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抢抓发展新机遇、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焦点。对于中国而言,数字经济更是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我们看到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视,多次提及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其发展保驾护航。从宏观上来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已然成为国之重事。在整个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过程中,诸如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渗透社会经济的多个方面,无疑成为支撑其加速发展的助推器,同时数据要素在创新过程中的深度而广泛的嵌入也为我国的突破性创新带来了范式改变的“机会窗口”,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数字创新发展的参与者和塑造者,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对整个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产业数字化需涵盖各环节当前,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在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已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要求到2025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可见,大规模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已作为顶层设计重要部分。不仅如此,近期,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期间的数字经济发展作出全面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0%,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8%。按绝对数值计算,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产值大概为15万亿元,是2020年的两倍以上,新增产值接近10万亿元。(图片来源:摄图网)在国家政策以及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各行各业也在加快数字化步伐。然而,从整个市场的企业动作来看,不少企业将重点放在了后端供应链、ERP、内部财务系统等层面来进行数字化变革,却忽略了前端需求链的重要性。但新形势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不仅要求企业对内部IT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更需要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外部客户服务的重塑。正如销售易的观点所述,数字经济的本质是连接,要想转型成功势必要保证每个环节都实现数字化。数字化的深度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数字化转型的下一程,企业的关注点应从后端供应链延伸至前端的需求链,实现企业内部业务与外部客户紧密连接,重新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逻辑,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行业属性、结合行业特点加快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不仅要建设ERP、MES、SFC等数字化系统,还要形成一个更加智能化、数据驱动的管理、营销和运营体系,以形成持续的发展驱动力。二、软件升级支撑“新”字辈崛起毫无疑问,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都在进一步向数字化靠拢,在从过去信息化到如今数字化的过程中,企业也逐渐认识到除了企业内部的数字化以外,也高度关注企业外部即客户、消费者的连接,了解需求端的真实需求,以客户为中心去运营。而以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等为代表的“新”字辈儿行业无疑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众所周知,“新”字辈相比传统企业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在打造私域用户资产以及品牌可触达的用户营销平台管理上也更用心 [...]

2022-04-28T06:00:35+00:002022,4月 28th|分类:媒体报道|标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