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前筹备低效?
日程同步、精准邀约,提升会议筹备效能
对于某科技公司的销售代表李娜来说,每周要参加近 15 场客户会议,而会议筹备低效成为李娜面临的一大难题。
过去每次筹备会议,她都要在CRM中翻找客户资料、整理跟进记录,打开记事本逐项梳理会议议题,再到腾讯会议中创建会议、复制会议链接,并逐个发送给散落在微信、企微和电话通讯录里的多位联系人。一场30分钟的会议,前期查询记录、准备方案却可能耗费一个小时。
这并非个例,而是许多企业销售团队的真实写照:
▶ 系统割裂,操作低效:CRM、会议工具、沟通软件数据割裂,87%的销售人员需跨3个以上系统完成会议筹备;
▶ 沟通记录碎片化:销售在会前准备时因无法快速查询到准确的历史沟通记录,导致重复沟通或方案针对性不足;
▶ 日程同步混乱:企业内部员工CRM日程和外部客户的腾讯会议日程难对齐,23%的会议因人员缺席被迫改期或沟通效果削减。
业务人员在CRM日程中即可创建腾讯会议
二、会中信息遗漏?
参会信息全掌控,彰显销售专业度
“上周王总提到的问题有解决方案了吗?上次徐总提到的竞品对比数据带了吗?”……
由于在上一场线上会议中,销售小王未能通过头像识别出的客户的关键决策人王总、徐总,导致遗漏了关键信息,面对客户的重重提问,只能临时在CRM中搜索历史拜访该客户的活动记录和客户工单。经测算,会议中因信息查找导致的沟通中断,一场30分钟的会议平均要浪费掉3.2分钟,这不仅是效率的缺失、更是销售专业度和客户信任度的丧失。
在会议沟通中普遍存在诸多难题:
▶ 客户需求模糊:61%的销售人员无法在会议中全面掌控客户需求及最新需求的变化;
▶ 沟通记录碎片化:会议中随手记录的寥寥笔记,常伴随30%+关键细节信息的丢失;
▶ 决策人参会状态黑盒:销售难以确认客户方的决策人是否都参会,很难根据入会头像识别出未知参会者身份,导致忽视决策人的关键提问。
会中展示参会人标识
会中记录个人笔记
此外,销售在会上应对临时提问时,无需再手忙脚乱地切换系统,直接在腾讯会议侧边栏打开CRM,即可实时查看客户资料、历史跟进记录、商机详情、服务工单等关键信息,让会议沟通流畅无断点,让客户更深地感受到销售专业性。
会中可通过腾讯会议查看销售易CRM数据
三、会后总结费力?
智能总结纪要,加速推进流程
某消费品企业的渠道经理徐方每月有近百场线上的客户调研会议,敏捷收集各渠道的业绩情况,光是将会议录音整理成详略得当的会议纪要,每周至少要投入一天。
如此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渠道经理极易发生:会议信息遗漏、会议结论跟进不及时、错失商机等情况。
实际上,很多企业在会后管理中普遍面临相似难题:
▶ 会议总结粗糙:80%+的一线业务员希望把时间投入在客户触达,而非事务性工作总结;
▶ CRM数据资产滞后:90%+会议内容未能及时补充到CRM客户360数据中,销售预测滞后;
▶ 会后结论同步延迟:会议结论未能及时同步、会议待办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无效会议和流程低效。